基於增進編劇從業人員影視產業視角之立意,本屆優良電影劇本籌辦主題多元的講座,由產業內不同職務的優秀工作者之觀點,分享在編劇、劇本相關工作經驗:製片在不同劇本型態間是如何進行判斷和執行;監製所參與的成功故事案例及挖掘工作;演員在不同故事間轉換的角色功課。
參加方式:於04.17(一) 14:00開放活動報名,額滿為止。活動現場將視情況開放現場候補。
欲報名者,須先註冊成為優良電影劇本/金穗獎官網會員。
活動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2廳(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華山文化特區中六館)
【製片看劇本:判斷力與創造力】
不只看預算,更先投入看劇本。題材、類型無限制,專業製片如何選擇參與製作的故事,在拍攝期間分配資源,與團隊共同打磨出最亮眼的作品。
時間:5/11(四)16:00-17:30(預計15:50開放進場)
講者:李耀華(監製|製片人)、林仕肯(監製|製片人)
主持人:袁支翔(華文創影視內容業務總監)
李耀華
監製、製片人。美國西北大學法學與電信傳播雙碩士。2004 年擔任製片之創業作《17 歲的天空》為當年台灣電影票房冠軍。2008 年起開始參與跨國合製,包括《淚王子》、《露西》、《太平輪》等,2019 年監製《返校》獲金馬獎五項大獎與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罪夢者》為首部 Netflix 華語原創影集。2023年最新監製作品《疫起》(原名:《煞塵爆》)亦為第40屆優良電影劇本特優作品。
林仕肯
監製、製片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擁有規劃、執行、開發能力,製作作品類型多元豐富,並常與新銳導演合作,不論在電影及劇集皆屢創佳績。參與電影作品包含《血觀音》、《親愛的房客》、《菠蘿蜜》、《惡之畫》、《一家子兒咕咕叫》等;劇集《返校》、《天橋上的魔術師》等;監製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2023年最新作品為《想見你:電影版》、《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即將問世的電影《青春並不溫柔》及《惡女》。
袁支翔
華文創影視內容業務總監、製片。政治大學傳播博士候選人,倫敦政經學院媒體與傳播碩士,中山大學MBA。曾任華誼兄弟行銷經理、前景娛樂媒體企劃等職,具備國內外、多元類型電影的發行宣傳經驗。擅長整合商業市場與藝術創作觀點,切入影視作品的開發、製作與發行。歷年參與影視作品包括《消失的情人節》、《迷走廣州》、《第九分局》、《我的少女時代》、《她和她的她》(劇集)等。2022年獲英國文化協會台灣地區文化與創意獎。
報名已截止
【電影/劇集:故事布局大不同】
產出成功的作品之後,還能夠延續聲勢,擴充故事注入新的色彩,「劇集→電影」和「電影→劇集」讓監製們告訴你好故事的挖掘與開發的案例。
時間:5/11(四)18:00-19:30(預計17:50開放進場)
講者:瞿友寧(監製|導演|編劇)、林孝謙(監製|導演|編劇)
瞿友寧
監製、導演、編劇。成立「氧氣電影」長年耕耘於影視製作。編導劇集創造出許多留在觀眾心中的經典角色和共同生活記憶,並三度榮獲金鐘獎最佳導演。執導劇集《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大獲肯定,後延伸電影《花甲大人轉男孩》。2021年擔任第43屆優良電影劇本評審。近年更以監製身份,參與多部電影作品,包括《女鬼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瀑布》、《哈勇家》等。2023年即將上映最新電影導演作品《他馬克老闆》。
林孝謙
畢業於交通大學外文系、臺灣藝術大學應媒所、美國匹茲堡州立大學傳播學研究所。作品風格唯美,擅長描繪細膩情感、刻畫動人故事,有療癒系導演美名。成名作品《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售出全球17個地區版權,總累積票房高達48億新台幣。近年除導演工作之外,亦開始擔任監製的角色,作品有獲得金鐘獎十二項提名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集版》及劇情長片《想見你 : 電影版》。
報名已截止
【入戲/出戲:演員作為創作者】
穿梭在不同劇本和角色,演員們是如何理解和詮釋故事;表演指導又是如何統合不同演員的特質和故事的蛛絲馬跡。透過演員的觀點看劇本,解析表演專業如何參與故事的創作。
時間:5/12(五)14:00-17:30(預計13:50開放進場)
講者:張詩盈(演員)、莊凱勛(演員)
主持人:蔡嘉茵(演員|表演指導)
張詩盈
演員。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出身劇場、跨足影像。表演經驗豐富多元,近年演出經典電影改編音樂劇《搭錯車》旗艦版。參與影視作品成績斐然,短片《講話沒有在聽》;劇集《植劇場-積木之家》、《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劇集版》、《國際橋牌社外傳:和平歸來》。2010年以電影《父後七日》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配角、2022年以《我的靈魂是愛做的》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最新參演電影作品有《該死的阿修羅》、《高山上的熱氣球》等。
莊凱勛
演員。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業跨傳統京劇、劇場、劇集及電影,積極嘗試不同的戲劇題材及角色,至今已累積數十部影視作品,亦曾和巴塞隆納導演合作,拓展國際視野。2015年以《回家路上》獲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隔年參演電影《菜鳥》獲第18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並以《候鳥來的季節》和《目擊者》分別入圍第49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與第54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蔡嘉茵
演員、表演指導。2019年演出電影作品《大餓》,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獲第21屆台北電影獎最佳新演員、第一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另參與電影《美國女孩》、《我的麻吉4個鬼》等演出,亦擔任多部電影表演指導,包含《黑的教育》、《本日公休》、《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等。2021年以劇集《女孩上場》入圍第5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並於同年受邀擔任金穗獎頒獎典禮主持人,2022年擔任第44屆優良電影劇本初選評審。
報名已截止
報名紀錄可於 會員專區→ 報名紀錄→ 周邊活動報名紀錄 查詢。
成功報名後可於 5/08(一)18:00 前 於「周邊活動報名紀錄」取消報名,取消報名後該名額即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