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對某個事物上癮,那是人性的使然,因為我們常選擇逃離, 所以才會上癮。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對某個事物上癮,那是人性的使然,因為我們常選擇逃離, 所以才會上癮。

每個人都曾經對某個事物上癮,那是人性的使然, 因為我們常選擇逃離, 所以才會上癮。

鄭文惠,心理醫師。擅長開導病人,卻無法揮別自己的過去。要病人誠實面對自己,而她卻善於隱藏自己。戒一根不是菸的菸,因為她吸入的不是尼古丁,那是存在於二十幾年前初吻的味道。在那個遙遠記憶中,關於河堤上吹來的風,與踩在草地略微帶刺的觸感,尤其是那柔軟又生澀的吻,都讓她無法戒掉。

另一方面,迷失自己的家佑活在空白的歲月裡。罪惡感強迫自己逃避,最終失去自我,成為另外一個人「阿茂」。變成阿茂人格的家佑與殘留的家佑自我人格意識彼此糾纏牽絆者。在一個偶然的夜裏,阿茂遇見文惠,回憶起跟文惠的過去,內心的世界開始動搖瀕臨崩解的邊緣。

而文惠在檢驗出有肺癌後開始戒菸,卻因自己內心的排拒讓文惠找到一個方法「借由別人的口來戒菸」。雖然,她知道這只是欺騙自己,只是讓自己吸入更多的二手菸,但,她就是無法抑制那種衝動,那種想要自我毀滅的衝動。

我們都有可能失去自我,但只要提起勇氣去面對那個讓你想逃避的傷口並與之和解,在那樣過程中我們將自我救贖。雖然可能很殘酷、很痛,可是終究不用再逃離了。

林永衡

作者

宜蘭人。跟當時大多數的鄉下小孩一樣在退伍後就來台北尋求出人頭地的機會。幾年下來由製片助理到廣告導演的歷程,在不知不覺中造了一個電影夢。

返回
scroll